案例:2016年11月12日,原告于某在某某公司的淘寶店鋪購買了5瓶某品牌“草油膠囊”,共計支付1490元。該產品外包裝盒及產品儲存瓶身上的品牌、標簽均無中文字標識,亦無保健食品標志及批準文號。某某公司系自然人獨資企業(yè),法定代表人為楊某。于某訴至法院,要求某某公司及法定代表人楊某返還貨款1490元,并依法賠償其十倍損失14900元;并要求淘寶公司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給付責任。庭審過程中,淘寶公司提交了該公司在淘寶平臺注冊信息、營業(yè)執(zhí)照及食品經營許可證,擬證實其對該公司履行了審查義務。
沭陽縣法院審理認為,某某公司辯稱其僅是為于某提供代購服務,其與于某之間是委托代理合同關系。但該公司未能提供其與于某簽訂的代購服務協(xié)議,也未能提供證據證實其在于某購買涉案產品前明確告知涉案產品為代購產品。且某某公司提供的購買發(fā)票及物流記錄證實了涉案產品從英國購買后的接收地為上海,恰恰能夠證實涉案產品系以公司法定代表人楊某的名義從英國購買。故涉案產品不能認定為代購產品,而是屬于公開上架銷售可供消費者選購的商品。涉案商品未經過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檢驗合格,不具有合法來源;且該產品作為進口預包裝食品,包裝上無中文標簽,故涉案商品依法應認定為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于某要求某某公司退還貨款并賠償十倍價款的訴請于法有據,予以支持。該公司系自然人獨資企業(yè),楊某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唯一股東,楊某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其個人財產獨立于公司財產,應承擔連帶責任。判決:某某公司退還于某貨款1490元,并賠償于某14900元;楊某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本案涉及到三個法律問題:1.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應承擔的賠償責任。我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第二款規(guī)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2.該網絡購物中雙方是否屬于委托代購關系。委托代購究其本質屬于委托合同關系,是指賣家依據買家的委托指示購買特定的商品。淘寶網的“海外代購”則特指賣家依據買家委托從海外或者港澳臺代為購買指定的商品,雙方通過淘寶網絡平臺進行交易并受淘寶網絡相關規(guī)則的約束。如屬于代購,只可以依據《民法總則》、《合同法》等相關法律來維權,無法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要求三倍或十倍的賠償。本案現(xiàn)有證據只能證實雙方之間系網絡購物合同關系,而非委托代購關系,被告公司作為涉案商品的銷售方,應依照法律規(guī)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公司法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并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于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